如何战胜各类肝炎

2023-03-23 10:17:45 浏览
病毒性肝炎主要分为甲、乙、丙、丁、戊、己、庚七种类型,其中乙型病毒性肝炎即乙型肝炎是在全球尤其是国内流行最为广泛危害最为严重的一种传染性肝炎。

 

尽管如此,
 

只要我们科学有效防控,
 

仍然能战胜乙肝。

 

什么是乙肝?

 

乙型肝炎(乙肝)是乙肝病毒引起的以肝脏损坏为主要病变的传染病,严重者可发展为肝硬化肝癌等,在我国的法定传染病中属于乙类传染病。

 

 

什么是乙肝病原携带者、急性乙肝和慢性乙肝?


 

乙肝按照是否发病和病程可分为乙肝病原携带者、急性乙肝和慢性乙肝。乙肝病原携带者是指没有任何临床症状,肝功能正常,但乙肝表面抗原阳性。



急性乙肝一般呈自限性,大多数在3-6个月内自愈,少数患者迁延不愈病程超过6个月则转为慢性乙肝。


 

乙肝在全球和我国的流行情况?

 

乙肝病毒呈世界性流行,全球均有分布,我国感染率较高。据估计,目前我国一般人群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率为5%~6%,慢性乙肝感染者约7000万例。

 

乙肝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乙肝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母婴传播血液传播性接触传播。母婴传播曾是我国乙肝传播的主要途径,但近30年来随着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的普及,这种途径已经减少了很多。



成人主要通过不安全性行为的性接触传播,以及通过输血、不安全注射、伤口或粘膜的血液传播。

 

 

乙肝的高风险人群有哪些?

 

医务人员、经常接触或暴露血液人员、托幼机构工作人员、器官移植患者、经常接受输血或血液制品者、免疫功能低下者、职业易发生外伤者、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者家庭成员、多性伴者等为乙肝的高风险人群。

 

 

 

我国对乙肝的防控策略是什么?


 

我国对乙肝实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综合防控策略。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病毒感染最有效的方法。



国家对儿童免费接种3剂次乙肝疫苗,分别在新生儿出生24小时内接种第一剂次,1个月后接种第二剂次,6个月后接种第三剂次,对于18岁以下未按时完成全程接种者应及时进行补种。18岁以上成人根据个人需要自愿自费接种。

 

如何确定乙肝疫苗的保护效果?

 

全程接种3剂次乙肝疫苗后1-2个月时可进行HBsAg和抗-HBs检测。若HBsAg阴性、抗-HBs≥10mIU/ml,则为有保护效果。

 

 

乙肝疫苗的保护效果可持续多久?是否需要加强免疫?


 

接种乙肝疫苗后有抗体应答者的保护效果一般至少可持续30年,因此,一般人群不需要进行抗体监测或加强免疫,但对高风险人群或免疫功能低下者等可监测抗体,如抗-HBs<10 mIU/ml,可再次接种1剂次乙肝疫苗。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母亲所生新生儿如何进行母婴阻断?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母亲所生新生儿,可按医嘱在出生后24小时内免费注射1剂次乙肝免疫球蛋白和1剂次乙肝疫苗,并在1个月、6个月后分别接种1剂次乙肝疫苗。母婴阻断成功率可达99%以上。

 

 

意外暴露乙肝病毒者如何接种乙肝疫苗?

 

如接种过乙肝疫苗,且已知抗-HBs阳性(抗-HBs≥10mIU/ml)者,可不进行处理。



如未接种过乙肝疫苗,或虽接种过乙肝疫苗,但抗-HBs<10mIU/ml或抗-HBs水平不详者,应立即注射HBIG200~400IU,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1剂次乙肝疫苗,并在1个月、6个月后分别接种1剂次乙肝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