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遇到过经常“挤眉弄眼”的小朋友,除此之外还会有些行为古怪,本以为是孩子为了引起家长的注意,并没有放在心上,
但是长期以往你会发现孩子在没有家长的情况下也会这样。这时候家长朋友要注意了这可能是“抽动症”。
新增“打嗝”和“摇头”症状
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多起病于3-12岁,平均起病年龄为7岁,男孩更多见。
一般头面部先出现,如眨眼、噘嘴、点头、耸鼻等,逐渐发展到颈部、肩部、肢体和躯干,可出现投掷动作、踢腿、腹肌收缩等。
而眨眼是多发性抽动症最常见的首发症状。抽动形式从简单到复杂,一天可出现抽动十几次甚至数百次,发作频繁。
除此之外还会伴有前驱症状:眨眼前的眼部烧灼感;喷鼻前的鼻阻塞感和清嗓音;发出呼噜声前的干燥感和咽喉痛;
扭动肩膀前的瘙痒感;需要通过伸展颈部或点头才缓解的颈部肌肉紧张或痛性痉挛;伸展手臂或腿才能缓解的肢体紧缩感。
发声抽动通常较运动抽动晚1-2年出现,多为简单发声抽动,复杂发声抽动较少多表现为清嗓子、吼叫声、嘿嘿声、犬吠声等爆发性异常喉音,或强迫性的说出一些污言秽语。
心理方面会出现强迫症和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精准定位经颅磁刺激(TMS)治疗
经过多种药物治疗无效,或者药物难治性的患儿,可进行神经调控治疗。
●什么是经颅磁刺激?
这是一种脑调控新技术(TMS),有三大优点:安全、无创、易操作。近年来,精神神经领域愈来愈受重视,在抑郁症、慢性疼痛、强迫症等疾病治疗中已有明确疗效。
经颅磁刺激在抽动障碍的治疗也显示了一定疗效,磁共振引导的精准定位可能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 为什么要采用经颅磁刺激?
目前导致抽动症的确切病因还是不明确的,可能和以下原因有关:
1. 心理因素:压力过大,缺乏家庭关爱
2. 感染:比如链球菌感染等
3. 沉迷电子产品:过度玩手机和电子游戏
4. 不良的饮食习惯:过多食用兴奋性食物,比如咖啡,奶茶,巧克力等等。或者偏食导致缺铁等等。
5. 还有一些找不到确切的病因
但是抽动症的根本病根还是大脑的功能出现了障碍。
鉴于目前对于严重的抽动症,有注意缺陷、多动、强迫症、情绪障碍等共患病的抽动症孩子,
存在可以选择的药物有限、药物的副作用大、药物的耐药性等等问题,经颅磁刺激等物理技术是临床的新选择,这个技术的关键是要精准定位。